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站学堂 > 网站推广 >
「辟谣助手」有把谣言从微信生态里赶走的可能
技术文档    来源:

微信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正式上线,它的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呢?

目录「微信辟谣助手」是怎么辟谣的辟谣重点对象在公众号文章与复制技术对抗,「辟谣助手」还不成熟要传谣还是辟谣,对一些公众号是个选择题谣言制造者勿怕,腾讯还伤不了你们6月8日晚,微信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上线。按照腾讯官方的说法: 用户不仅可以主动搜索谣言,你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将收到提醒,让谣言无所遁形。

新华网和央广新闻的官微文章也被辟谣了「微信辟谣助手」是怎么辟谣的具体来说,用户获得辟谣信息的方式有 3 种: 进入该小程序主页,像阅读新闻一样,以时间线倒序,查看辟谣的信息流。 在小程序内,主动搜索关键词,查看是否有与之相关的谣言被澄清。 如果用户在微信内阅读的「文章」内容已被第三方辟谣,则会收到辟谣助手推送的提醒,告之该文为不实信息。对于其中前两种,之前,微信官方就以图文推送和公众号会话的形式,提供过类似的服务。如今,微信团队只是拿小程序套了个壳而已,所做的仍是汇总第三方的辟谣内容,形成一个辟谣数据库。

目前辟谣文章数已近10万(图左),但其中有不少重复的内容(图右)能够调集各级政府机构,及社会专业组织投入资源,为之生产大段的内容来辟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在公众号普及之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互联网公司能够做到这一步。尽管它也是造成当下谣言大肆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仅有数据库是不够的。因为刷信息流,还是搜索,都需要用户进入小程序后主动进行操作。如果用户自己没有质疑某条信息的真假,很难会用上它。第三种办法正是对前两者的补充。因为推送辟谣消息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即便用户不懂得如何去验明真伪,甚至没有一丝质疑,都会收到辟谣提醒。

辟谣重点对象在公众号文章不过,目前「辟谣助手」的内容仍是有针对性的。我浏览了30 余篇被辟谣文章后发现,所见的谣言都是出自微信公众号,其中并没有非公众平台的谣言链接。诚然,针对公众号的辟谣已能覆盖相当多的人群。根据小程序上的数据,其 6 月 16 日的「科普次数」为 365.8 万。如果这数字等于小程序在一天里辟谣详情页的点击数,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此外,被收录的辟谣内容还会被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公众号以「转载」、「二次原创」的形式,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非腾讯旗下的网站页面在微信内无法直接打开何况,微信的「安全」设定,让多数第三方链接在打开前都要被拦截一下,很多人还没看到谣言的内容就止步了。因而,非公众平台的谣言链接很难成为谣言重灾区,解决它们也就没那么紧迫了。与复制技术对抗,「辟谣助手」还不成熟三人成虎,谣言的可怕之处不在于虚假的内容,而是其快速复制造成的影响。然而,即便是微信公众号的谣言,「辟谣助手」也不能完全覆盖。

以一篇《用肥皂洗澡吧……》为例,该文已于 2016 年末被「科普中国」辟谣。但直至今日,我仍能在微信内搜索到同样的文章。它不仅几乎每天都在发布,甚至有些连标题和正文都只字未改。好在两小时后「辟谣助手」成功向我推送了辟谣提醒。(但我先后阅读的其他数十篇谣言,均未收到辟谣提醒。)我相信文章开头的「新华网」、「央广新闻」是不会造谣的。谣言发出来可能只是运营「小编」随手复制、粘贴,传谣而已。复制技术让传谣变得太容易,如果不能靠相对应的查重技术与之对抗,单凭人工逐一操作,就会很辛苦。这点从人民网的辟谣内容就能看出来。同样一条谣言,在辟谣助手里居然会重复数十遍之多,只因为它们发自不同的公众号。辟谣本来就是谣言传播起来之后才开始的事。针对一个个账号辟谣,更会导致辟谣时效性不足。当一篇谣言被毙掉,传谣者只要换个多账号复制重发,依然可以获得流量。等到辟谣机构工作者发现,恐怕也是在许多公民看完《马上删,快看》之后的事了。

何况,公众号还不是复制技术被应用最广泛的地方。日常的对话聊天和朋友圈才是。根据微信官方数据,2016 年,老年用户平均日发送消息 44 次,典型用户更是高达 74 次。倘若一条消息发送到微信群里,受众数量也会不少。

复制技术在这里也得到了优化。你不需要对文本全选,点击复制,进入粘贴对象界面,再点粘贴这么麻烦的过程;只要长按,然后点击转发就好了,还能一次转发到多个群组。平日里,我家许多长辈都会如此操作,向群里转发消息。除了纯文本,H5、照片、截图、音频、视频也都是微信里常见的内容形式。当然,也是谣言的形式。微信和第三方机构也会针对群聊谣言进行辟谣,并发布细致的科普文章。但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又怎能和谣言相比?除非他们开始针对每个用户都强制推送,并对每条发出的消息内容监控与分析。

要传谣还是辟谣,对一些公众号是个选择题辟谣和造谣一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容生产,二是内容传播。让专业的机构生产辟谣内容并没什么问题,可如果传播辟谣内容也只靠腾讯大号和专业的机构就未必够用了。前文中我也提到了,许多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公众号也会在辟谣信息发布后,主动转发它们。而众多看起来不沾边的营销号,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是后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谣言的传播往往是利用受众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对权威机构的不信任,对外国企业的不信任,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不信任,激发其内心已有的情绪,促使他们为自我表达、宣泄进行传谣。相比之下,辟谣就没有这种魔力了。如果你把微信群里的辟谣文章数和谣言对比,就会发现前者并不常见。至少在我家几个群里,两者比值都为 0。如果单纯地告知「XXX 是谣言」,很难唤起普通读者的好奇心。深谙此道的营销号们也不会这么做。让辟谣贴近谣言,是营销号常见的手段。这么做既可以对谣言的力量加以利用,增加粉丝和阅读量,同时还能保持「道德正确」。其辟谣也就有了动力。

注:图右公众号正文为剽窃「槽边往事」《苹果下架微信:谁在把微信当枪使?》模糊标题的表意就是一种办法。像上面这样的辟谣标题你或许已经见过不少了,它们只是在谣言后面加上个问号而已。 不以查重技术封禁谣言发布也有好处。因为一些公众号辟谣时,会大段引用谣言本身。一旦这样的内容被封禁,也会闹出笑话来。

图左为「辟谣助手」最新一条辟谣文章,图右为图左中传谣者发布的辟谣文章列表不过,寄生于复制技术辟谣的传播者不可能始终保持「道德正确」。前脚辟谣,后脚传谣也不是没有的事儿。换而言之,对于部分读者,每天能看到的是谣言还是辟谣,也仅仅是「小编」一念之间的选择罢了。谣言制造者勿怕,腾讯还伤不了你们「辟谣助手」有把谣言从微信生态里赶走的可能吗?在我看来,指望一个小程序就能让人从此「不再担心谣言」,还言之过早。做流量生意的,多储备一些小号备用,药还是能通过微信卖得出去。坚持做大号的,认真「洗稿」就好了——调整一些段落,再混入一些权威媒体的相关段落,谣言很难被辨识。至于只是想制作恐慌,或者图个乐子的,根本不会不用公众号发布消息。纯文本或者截图才是常见的传谣工具。和十几年前不同,当今谣言几乎完全是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传播的。同样的辟谣也主要靠的是互联网传播来完成。但这并不等同于谣言传播仅仅是技术问题。上月,《哈佛商业评论》在一文中指出:网络安全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网络空间的规则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安全法律、政策与实践还不够成熟这三点对于「辟谣为何如此困难?」也同样适用。譬如:屏蔽某些关键词,人们会用别的符号替代;任何人都可能传谣,哪怕他现实中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如此;目前的法律对谣言传播还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我很难想象,在彻底去除人们造谣的所有动机,和封禁网络言论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像腾讯及其鼓吹者所说的那样,让「谣言无所遁形」,并让我「从此不再怕谣言」。

但就当下来看,微信所做的的确比对手强很多了。例如,当你看到谣言时,至少可以主动举报。而在百度百家号、搜狐自媒体号上,我却连举报按钮都找不到。至于首屏结果满是谣言的搜索引擎,就更不用细比了。作者:句号先生来源:少数派本文为作者授权鸟哥笔记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来源。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南光商务大厦2-1114    Email:s@szhv.cn    Tel:0755-86176995    中国 · 深圳
Copyright © 2006 -2021 深圳汇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4062458号


热线电话:0755-86176995